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跨文化設計論文觀後


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從故宮的Old is New到現今最熱門的北京奧運福娃週邊商品,品牌形象的創意加值讓現代主義的無裝飾簡約精神,邁向後現代文本。如何讓舊文化「橫越東西」、「連結新舊」用嶄新的面貌走入現代生活,投入大眾的懷抱,並建立一套文化商品的轉換模式,以供設計師在設計時參考,是本篇研究的重點。


內容中作者利用四個步驟:從調查 (設定一個劇本)、相互作用(講一個故事)、發展(寫一個腳本),到最後的執行(設計一種產品) 來設計文化產品,並以台灣達悟族捕魚用的獨木舟與隨身的匕首,來說明設計的概念與涵義;最後以學者Leong在2003年提出的文化產品設計的外在、中間、內在層次的文化三空間,並導入排灣族的「連杯」作為設計主角,重新轉換為現代商品的個案研究,作為本篇論述可行的依據。


文章採先理論後輔以成功案例的方式,有條理的描述有形、儀式、及對文化意識型態的解構,內容於對文化意涵的重組設計作諸多闡述。現今設計從大眾市場邁入分眾消費的時代,從國際風格到具獨特性的文化特色商品,反思層次的設計,已讓泰國產品令人耳目一新,而我們的故宮和原住民文化也漸漸創造出無限可能的新經濟價值。

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從書法內省心理探索論寫作


這篇熊秉明教授針對晚年在北京所舉辦的書法班課後有所感的文章,內容按課程日期前後順序排列並以平鋪直述的方式陳述。在整篇前面摘要部分熊教授對於書法探究的兩種道路先做一簡略概述,爾後內文再以第一日課程擇要說明書法上對創新探究的方法,依循著此模式在第六日作者做了簡短的結尾說明以不同的練習所達到超脫自我或展現潛意識自我的方式。
以此文章值得探討的部分有幾點:

1. 相對客觀VS.客觀:
就文體而言作者論述學員在書法班的表現,內容多採用個人觀感描寫,較為接近所謂”相對客觀”的態度;書法為一門主觀性的藝術,所以作者所謂文中談到練習中有無跳脫文體束縛與否,亦或分析學員們其表現的心理之己見,第二人的評論不一定相同。

2. 探索方式的合理性:
作者在課程中,利用超速寫法、盲寫法、設想極限等自變項,意求探索真我融入作品,但所謂設想極限狀態,能否真能達到後表現於作品上,值得有待商榷。

3. 理性VS.感性:
此篇文章如果分析其結構,大抵以練習接著討論分析的過程,可看出作者有條理與規則性的把訓練課程一一呈現於文字;在討論分析的部份作者以較感性的口吻,例如:處之泰然、呼天搶地、從容就義等描述學員的成果,並歸納成幾種類型再下其結論,但文中並無輔以學員成果圖佐證,實為可惜。

熊教授此篇文章在簡明的結構與流暢的文字下,讓讀者容易了解作者對於書法教育上所表達之理念,雖內文上有日期混淆不清的狀況和最後結論無完整的說明作者所謂立與破之處;作者在對作品的形容分析給於讀者有廣大的想像空間外,是一篇充滿成語詞彙卻能貼近讀者的文章。

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香水與偏執的量化研究


改編自德國徐四金的同名小說的電影,內容敘述一個主角擁有嗅覺的天賦和近似戀物癖的瘋狂故事。

整部片前段多以第三者旁白說書的表現,讓觀眾能循序漸進的進入葛努乙的一生。若解析整部片可謂是天才量化研究的最佳對照影片,從故事真正的開端主角佇於在香水店外聞到的餘香開始,引發他對香水的研究興趣,爾後當他貪婪的聞著過失致死的女孩的體香,當晚睡不著的主角就如同研究發現問題般的,面對香味會隨著失溫而改變的狀況感到困惑;隨後幸運的在過氣的調香師下當學徒,除了香水的基本知識外並解析與調製香水,最後利用天賦換取到格拉斯工作的權利;片中主角經不斷的實驗發現只有使用處女的體味,才能調製屬於自己的十二種和旋,於是展開他一樁又一樁的謀殺。此橋段如同量化實驗的方式,先找到最後自己研究的目的,並從不斷的實驗與修正後予以實現。


此片值得玩味的有幾下幾點:

1. 自變項的操作:極富實驗熱情的葛奴乙從鐵、玻璃、貓到人等,詳盡的敘述製程,連人緊張生氣時所散發出的體臭細節,在片中橋段巨細靡遺。

2. 濫情造愛:葛奴乙被送上斷頭台時,身上的香水味,使他似天使降臨般被大眾原諒、膜拜達到高潮,但那一抹手帕散播的香氣,卻使萬人無意識的造愛,卻是一大敗筆,而一心為女兒報仇的公爵最後也迷幻似的錯認作此段結尾,更顯的草率無力。

3. 從一而終:主角完成夢想後,回到出生的魚市,而無愛無味的他,灑下精華最終被香味和一擁而上的愛戴死去,精采有力的結束人生。

Ps:對過敏體質的人香水是一種美麗的冒險,結果總是大喜大悲。
ps :新加坡航空味公司形象特別設計的一款香味。這個香型形成新加坡空姐們所用的香水、被混入飛機起飛之前提供的熱毛巾中,並且整個機艙中充滿著這種香味。這種香型已經被註冊成為新加坡航空獨一無二的商標,當飛行結束,旅客除了帶著美好的旅行回憶外還帶著新航淡淡的香水記憶。

2008年3月3日 星期一

秘密警察的哀愁


竊聽風暴為06年在各影展大放光芒的德國電影,內容主要為敘述社會主義下的東德秘密警察如何對可疑對象進行竊聽與跟監。片中「勇者行動」的觀察行為實質如同見證一齣愛情故事一般,信仰國家的主角筆者印象中嚴肅保守又害羞的德國人,在冷眼旁觀這一連串監聽後,漸漸隱身進入作家與女伶感情和生活,因為孺慕之情所以出身規勸,因為認同所以放縱右派文章的完成,在人心充滿猜忌的年代,注入一絲溫暖,然而隨著柏林圍牆的倒下,秘密檔案的公開,而作家對主角所做的感謝是劇中最後的那本「獻給好人的鳴奏曲」畫下完美的句點。

如從論文的角度分析本片,可用兩面向深入研究。
1. 從歷史研究面:可看出八零年代對人性充滿質疑的東德,在政治、權力鬥爭和國家安全局如何操控人心的細膩描述外,對秘密警察一職,更是從訓練到行動過程以個案的立場,鉅細靡遺的詮釋。
2. 從觀察法:影片前段導演以中景的運鏡手法,客觀的描述主角以另類的方式觀察作家的一舉一動,觀眾對作家與女伶的互動並不會深入其中,反倒對主角在影片中段時,使用大量的近景,使我們認同魏斯勒投入置身的感受;最後整部片的光影拿捏不慍不火且自然,是筆者另外欣賞之處。
小結:
近期觀賞的再見列寧與竊聽風暴,均以描述東德在圍牆倒塌前後現況,較有趣的是前者是愚蠢又孝順的兒子近似「偽證」(或跑假統計)的方式圓潤一切事實的黑色喜劇;而後者則寫實手法以個案陳述真相的劇情片;相同的是兩片中顯露的幽默感為實為哀傷的劇情增添潤飾效果。